“别”一则指区别,三阴三阳经脉各不相同;二则指特殊而不同于一般,即指本篇论诊断经脉的变化,可以决人之死生,并非一般论述经脉的文章。
本篇以论述经脉的病变为中心,与一般常论不同,故以此名篇。本篇首先说明饮食的消化、吸收,精微的输布以及糟粕的排出过程;之后论述诊察寸口脉在诊断中的意义,提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的观点。
岐伯曰: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译文
岐伯说:所以饮食过饱的时候,由于食气蒸发而出的汗来自于胃;受惊而影响精神的时候,由于心气受伤而出的汗来自于心;
带着重东西远行,由于疲劳而出的汗来自于肾;由于走得快并且害怕而出的汗来自于肝;由于肢体摇动劳累过度而出的汗来自于脾。
所以春秋冬夏四时阴阳变化之中,生病的原因,多是由于体力、饮食、劳累、精神等过度而来,这是一定的。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1。食气入胃,浊气归心2,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3,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精神明,留于四藏4。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5,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注释
1 淫气:滋润,浸润。
2 浊气:谷气。人体营养,一为源于天的空气,古人称为“清气”;一为源于地的五谷之气,古人称为“浊气”。
3 肺朝百脉:百脉会合于肺。
4 四藏:指心、肝、脾、肾四脏。
5 权衡:指阴阳气血平衡。
译文
食物入胃,经过消化把一部分精微输散到肝脏,经过肝的疏泄,将浸淫满溢的精气滋养于筋。食物入胃,化生的另一部分浓厚的精气,注入于心,再由心输入血脉。
血气流行在经脉之中,上达于肺,肺又将血气送到全身百脉,直至皮毛。毛脉与精气相合,运行精气到六腑。六腑的精气化生神明,输入留于四脏。
这些正常的生理活动,取决于阴阳气血平衡。其平衡的变化,就能从气口的脉象上表现出来,气口脉象变化,可以判断疾病的预后。
赏析与点评
气口,亦称脉口,由于其长一寸九分,故云“气口成寸”。寸口脉之所以主五脏、决死生,是由于寸口的部位在手太阴肺经的经脉上。肺有“主治节”、“朝百脉”的作用,选择此处作为切诊的部位,可以察知十二经脉气血的盛衰与否。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与后天之本脾胃的关系密切。脾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气血化生之源,“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现于气口”,“气口亦太阴也”。
因此手太阴肺经能反映脾胃的盛衰,即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气血的盛衰。此外,《黄帝内经》还认为,寸口之处的太渊穴能反映肾命元气的盛衰。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所藏,肾间动气(元气)通过三焦而畅达人体全身各处,所到达的腧穴即为“原穴”,而太渊穴就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所以寸口脉能反映肾脏先天之精的盛衰情况。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1,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2。
注释
1 游溢:敷布分散。
2 揆(kuí)度:测度。
译文
水液进入胃里,分离出精气,上行输送到脾脏;脾脏散布精华,又向上输送到肺;肺气通调水道,又下行输入膀胱。
这样,气化水行,散布于周身皮毛,流行在五脏经脉里,符合于四时五脏阴阳动静的变化,这是可以测度的经脉的正常现象。
赏析与点评
水液入胃,游溢布散其精气,上行输送于脾,脾气升清,将水液上输与肺。肺气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水液属阴,赖肾气与膀胱的气化得以变化为津液。
如此,则水精四布,外而布散于皮毛,内而灌输于五脏之经脉,对全身具有滋润和濡养作用。水液代谢还要靠三焦气化得以正常敷布与转输。水液代谢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后世治水肿病也多治肺、脾、肾,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帝曰:太阳藏何象?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帝曰:少阳藏何象?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藏者,滑而不实也。帝曰:阳明藏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阴藏搏,言伏鼓也;二阴搏至,肾沉不浮也。
译文
黄帝说:太阳经脉的脉象怎样?岐伯说:太阳经脉象三阳经脉那样极盛,同时它还轻浮。黄帝说:少阳经脉的脉象怎样?岐伯说:少阳经脉与一阳经脉一样,脉象是滑而不实的。
黄帝说:阳明经脉之象怎样?岐伯说:脉象大而且浮。太阴经脉搏动,其脉象沉伏而实鼓指;二阴经脉搏动,是肾脉沉而不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