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

本篇导读

“痹”同“闭”,是闭阻不通的意思。“痹证”是指经络阻滞,气血凝聚不畅而致的病症。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痹症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及治法和预后等,故以此名篇。

本篇首先从病因上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是痹症发生的外因,而五脏真气不足,营卫运行失常是导致痹症的内在因素。

其次,从证候分类上,不仅从病因学方面分为风痹、寒痹、湿痹;还从病位上分为五体痹、五脏痹,甚至从病性上分为偏寒和偏热的痹症。

再次,指出各类痹症的主要症状、病理机制及其辨证要点,并探讨了痹症的预后和痹症随病、随经取穴的针刺治疗原则。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1?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2,寒气胜者为痛痹3,湿气胜者为著痹也4。

注释

1 痹:闭阻不通。

2 行痹:又称“风痹”。表现为肢节疼痛,游走不定。

3 痛痹:又称“寒痹”。表现为肢体疼痛较重,得热则缓,遇冷加剧。

4 著痹:又称“湿痹”。表现为肢体疼痛重著,固定不移,或肌肉麻木不仁。

译文

黄帝问道:痹病是怎样发生的?岐伯回答说:风、寒、湿三气混杂在一起入侵人体而形成痹证。风偏重的,叫行痹;寒偏重的,叫痛痹;湿偏重的,叫作著痹。

赏析与点评

痹症主要是由风寒湿三种邪气混杂侵犯人体,致机体经络闭阻,营卫之气凝涩而发生,而且由于三种邪气的偏盛不同,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进而又有不同的病症分类。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1;以春遇此者为筋痹2;以夏遇此者为脉痹3;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4;以秋遇此者为皮痹5。

注释

1 骨痹:病名。表现为骨痛,身重,四肢沉重难举。

2 筋痹:病名。表现为筋脉拘急,关节疼痛,难以屈伸。

3 脉痹:病名。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肌肤有灼热感,疼痛,皮肤或见红斑。

4 肌痹:病名。表现为肌肉麻木,或酸痛无力、困倦、汗出等。

5 皮痹:病名。表现为皮肤枯槁麻木,微觉痛痒。

译文

黄帝道:痹病分为五种,都是什么?岐伯说:在冬天得病的叫骨痹;在春天得病的叫筋痹;在夏天得病的叫脉痹;在季夏得病的叫肌痹;在秋天得病的叫皮痹。

赏析与点评

本段从三个方面对痹症进行分类。一是从感邪偏盛的不同和病邪性质来分,有行痹(风痹)、痛痹(寒痹)、著痹(湿痹)三种。二是按受邪部位不同而分为皮痹、筋痹、脉痹、肌痹、骨痹。

痹症的发生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肾主骨,通于冬气,冬季肾气虚感受邪气,侵犯于骨就会发生骨痹;肝主筋,通于春气,春季肝气不足感受邪气,侵犯于筋就会发生筋痹;

心主脉,通于夏气,夏季心气不足感受邪气,侵犯于脉就会发生脉痹;脾主肌肉,通于长夏之气,长夏脾气不足感受邪气,侵犯于肌肉就会发生肌痹;肺主皮毛,通于秋气,秋季肺气不足感受邪气,侵犯于皮毛就会发生皮痹。

第三方面还从痹症的发展,讨论了五体痹久而不愈,正气虚损,或重感邪气,会内舍于其所合之脏,从而形成五脏痹。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

帝曰:内舍五藏六府,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其合也1。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2。

注释

1 内舍:指病邪居留潜藏于内。合:五脏与五体内外相应。

2 各以其时:指五脏所主的季节。

译文

黄帝道:痹病的病邪有内藏于五脏六腑的,这是什么气使它这样的呢?岐伯说:五脏都有外合的筋、脉、肉、皮、骨,病邪久留在体表不去,就会侵入它所相应的内脏。

所以骨痹不愈,又感受了邪气,就内藏于肾;筋痹不愈,又感受了邪气,就内藏于肝;脉痹不愈,又感受了邪气,就内藏于心;肌痹不愈,又感受了邪气,就内藏于脾;皮痹不愈,又感受了邪气,就内藏于肺。

所谓的痹病,是在五脏所主季节里感受风、寒、湿三气所形成的。

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1,暴上气而喘2,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3,尻以代踵4,脊以代头5。脾痹者,四支解堕6,发欬呕汁,上为大塞7。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8,时发飱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9,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注释

1 心下鼓:即心悸。

2 暴上气而喘:气逆上冲而致喘。

3 善胀:肿胀,胀满。

4 尻(kāo)以代踵(zhǒnɡ):能坐不能行。

5 脊以代头:背曲头俯不能仰,脊骨高耸反过于头。

6 四支解堕:四肢困倦无力。

7 大塞:即痞塞。

8 中气喘争:肠胃之气上迫于肺以致喘息气急。

9 若沃以汤:好像浇了热水的样子。汤,热水。

译文

凡痹病侵入到五脏,肺痹的症状,是烦闷,喘息而呕。心痹的症状,是血脉不通,心烦而且心跳,暴气上冲而喘,咽喉干燥,经常嗳气。逆气上乘于心,就令人惊恐。

肝痹的症状,是夜间睡眠多惊,好饮水,小便次数多,上引少腹,膨满像怀孕时一样。肾痹的症状,是浑身肿胀,胀得能坐而不能行,能低头而不能仰头,好像用尾骨着地,又好像颈骨下倾、脊骨上耸一样。

脾痹的症状,是四肢倦怠无力,咳嗽,呕吐清汁,胸部痞塞。肠痹的症状,是常常喝水而小便困难,肠胃之气上冲迫肺,喘而急迫,有时要发生飱泄。胞痹的症状,是手按小腹、膀胱,内有痛感,且腹中觉热,好像浇了热水一样,小便涩滞,上部鼻流清涕。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

阴气者1,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2。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3,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注释

1 阴气:此处指五脏精气。

2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如果饮食过多了,肠胃就要受到损伤。

3 乏竭:气血衰败,疲乏力竭。

译文

五脏的阴气,安静时就精神内藏,躁动时就易于耗散。假如饮食过多了,肠胃就要受伤。脏气淫乱失其平和而喘息迫促,那么风寒湿的痹邪就容易凝聚在肺;

脏气淫乱失其平和而忧愁思虑,那么风寒湿的痹邪就容易凝聚在心;脏气淫乱失其平和而遗尿,那么风寒湿的痹邪就容易凝聚在肾;

脏气淫乱失其平和而疲乏口渴,那么风寒湿的痹邪就容易凝聚在肝;脏气淫乱失其平和而过饥伤胃,那么风寒湿的痹邪就容易凝聚在脾。

各种痹病日久不愈,会越来越往人体的内部发展。如属于风气偏胜的痹证就比较容易痊愈。

赏析与点评

痹症不仅与外因有关,尚与内在脏腑之气的强弱以及饮食劳逸有关。

如果五脏精气充足,精神内藏安定,阴阳平和秘藏,邪气就不会内袭,如果脏气不足,精神躁扰妄动,精神耗散,扰动气血,内脏失和,则外邪内侵为病。

饮食脾胃是后天之本,如果饮食不当过饱伤脾胃,进一步还可伤及其他脏腑功能,致脏腑气血紊乱而为病。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

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连筋骨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译文

黄帝问:痹病时有会死的,有疼痛很久不好的,有很快就好的,这是什么缘故?岐伯说:痹病侵入五脏的,就会死亡;缠绵在筋骨里的,疼痛就会长久不好;如邪气只留在皮肤的,那就容易好。

帝曰:其客于六府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1,为其病本也。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注释

1 “此亦”句:饮食不节,居处失宜,是腑痹致病的根本原因。

译文

黄帝道:痹病有的侵入到六腑,是什么情况?岐伯说:这也是由于饮食不节,居处失宜所致,也是腑痹的根本原因。

六腑各有腧穴,风、寒、湿三气从外侵袭了一定的腧穴,而又内伤饮食,外内相应,病邪就循着腧穴而入,各自潜留在本腑。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

帝曰: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藏有俞1,六府有合2,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3。

注释

1 五脏有俞:即五脏各有输穴。如肝输太冲、心输大陵、脾输太白、肺输太渊、肾输太溪。

2 六腑有合:六腑各有合穴。如胃之合三里,胆之合阳陵泉,大肠之合曲池,小肠之合小海,三焦之合委阳,膀胱之合委中。

3 瘳(chōu):病愈。

译文

黄帝道:用针刺治疗痹证应怎样?岐伯说:五脏有输穴,六腑有合穴,循着经脉所属的部分,各有发生疾病的部位,只要在各发生疾病的地方进行针剌治疗,病就会痊愈的。

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荣者1,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2,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3,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4,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注释

1 荣者:指荣气,也称营气。

2 洒陈:散布。

3 悍气:强悍之气。

4 肓膜:心下膈上之膜。

译文

黄帝道:营气、卫气也与风、寒、湿三气相合而成痹病吗?岐伯说:营气是水谷所化成的精气。它调和于五脏,散布在六腑,然后进入脉中,循着经脉的道路上下,贯通五脏、联络六腑。

卫气是水谷所化生的悍气,其气急滑,不能进入脉中,所以只循行皮肤之中,分肉之间,上熏蒸于肓膜,下散布于胸腹。如果卫气不顺着脉外循行,就会生病,但只要其气顺行,病就会好。总之,卫气不与风、寒、湿三气相合,就不会发生痹病。

赏析与点评

本段论述内在营卫之气与痹症的密切关系。若内在营卫之气充足且运行正常,风寒湿邪不易侵袭,则不发生痹症;若营卫亏虚或运行失常,风寒湿邪就会乘虚内袭,从而发生痹症。

故原文说“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说明痹症既有风寒湿邪外袭,又有营卫气血不足的内因。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

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1,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2,故汗出而濡也。

注释

1 疏:通。

2 两气:指湿气与阴气。

译文

黄帝道:说得好!痹病有痛的,有不痛的,有麻木的,并有寒、热、燥、湿等不同情况,是什么原因?岐伯说:痛的是寒气偏多,有寒气就疼痛。

麻木不痛的,那是病程日久,病邪深入,营卫运行迟滞,但经络有时还能疏通,所以不痛;皮肤得不到营养,所以麻木不仁。

寒多的,是素体阳气少,阴气多,再感受了风寒湿的痹气,所以寒更盛;热多的,是素体阳气盛,阴气少,病气过强,阴不胜阳,所以是痹热。

多汗出而沾湿的,是感受湿气太甚。阳气不足,阴气有余,阴气和湿气相感,所以多汗出而沾湿。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

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帝曰:善。

译文

黄帝道:痹病有不痛的,这是什么缘故?岐伯说:痹在骨的则身重,痹在脉的则血凝滞而不流畅,痹在筋的则屈而不伸,痹在肌肉的则麻木不仁,痹在皮肤的则寒凉。

所以有这五种症状的,就不会有疼痛。大凡痹病之类,遇到寒气就挛急,遇到热气就弛缓。黄帝说:说得好!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