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帛书」:修道者观照自身的六大准则

帛书版: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①?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②?生之畜之,生而弗有③,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传世版: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帛书」:修道者观照自身的六大准则

版本差异:

① 能毋以智乎:传世版为“能无知乎”。“毋以智”是“不使用智巧”的意思,与《道德经》第六十五章“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相呼应。而“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就有些不知所云了,此处应取“能毋以智乎”。

② 能毋以知乎:与前文“毋以智”格式对应,表示“不使用知见”的意思。与《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行而知,不见而明”相呼应。传世版为“能无为乎”,与前文缺乏逻辑关联,此处应取“能毋以知乎”。

③ 生而弗有:传世版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多加了一个“为而不恃”。或是为了与第五十一章讲“玄德”的部分相统一,五十一原文为“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不过本章突出致虚无为,故以帛书版为准。

道德经「帛书」:修道者观照自身的六大准则

直译:

身体与魂魄合抱守一,能做到不分离吗?结聚精气而致柔和,能做到像婴儿一样吗?清洗杂念,涤荡心镜,能做到没有瑕疵吗?

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做到不运用智巧吗?万物芸芸,出生入死,能做到柔弱安静,生之畜之吗?

知晓天下,通达明白,能做到不使用知见吗?生成万物,畜养万物。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它们,统领万物而不主宰它们,这就是最深的德。

道德经「帛书」:修道者观照自身的六大准则

解读: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载”,装载,把待运输的物品或人员装入车舆;“载营魄”,把“营魄”装载在一起。“营魄”,“营”指身体,“魄”指魂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身体和魂魄合抱守一,能做到不分离吗?“营”字本义是指“在四周垒土而居”,在四周拱卫,护持。这里的“营”护持的是魂魄,因为身体是魂魄的居所,离开了身体就会魂消魄散。

所以第三十三章说“不失其所者,久也”,第二十六章说“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不离开养护自己的根本。因此二者要抱一,不可使分离。

魂魄怎么会离开身体呢?有一个现象会更容易理解些,走神。相信大家都有过走神的经历,思绪不由自主就飘远了,心神旁骛离开了它原本所在的位置,这其实就是神散了。

人年纪越大,越不容易集中精神,甚至目光都难以汇聚,这便是神“失其所”的表现,所以才要“守中”。“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抟”,本义是指“把东西揉弄成球形”;“抟气”,把气凝聚成团。

道德经「帛书」:修道者观照自身的六大准则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了不让它散失。庄子说“气聚而生,气散而死”,气能凝聚,代表有生命力;气若散失,人体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结聚精气而致柔和,能做到像婴儿一样吗?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中说婴儿是一种“骨弱筋柔而握固”的状态,它的手可以握得很紧,这正是因为精气凝聚,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人死了就叫“撒手人寰”,手是撒开的,因为气散了。

所以“抟气致柔”,抟住了气,就能致柔。柔是“生”的表现,《道德经》说“柔弱者生之徒”。“涤除玄鉴,能毋疵乎?”“鉴”,在古代指镜子;“玄鉴”,是指那个玄奥的、无形的、至大的、可照天地万物的镜子。其实就是我们的心,心镜。

《庄子》说:“圣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心若明镜,以照万物。我们照镜子,都知道要把镜子打磨光滑,擦干净,不然就照不清楚,会模糊失真。

那么用心镜照万物也是一样的,心若是有了瑕疵,照出来的万物也同样会失真。心的瑕疵是指什么呢?我们的主观臆想,我们的私心杂念。

道德经「帛书」:修道者观照自身的六大准则

先入为主而有了主观的欲念和私心,那么看万物就好像戴上了有色眼镜,被自己的主观干扰,不能观察到万物的真实模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清洗杂念,涤荡心镜,可以做到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

第六十五章说“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它的上一句话是“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那为什么想要民不变得智多,却要求统治者不要以智治邦呢?

有一种现象,长期被捕捞的鱼,慢慢就学会了躲渔网;长期被捕捉的鸟,慢慢就学会了躲陷阱。人们感叹说,现在这鸟这鱼咋越来越聪明了!

为什么这些原本头脑简单的小动物们,竟慢慢变得智慧都可以与人相对抗了呢?正是因为有太多的人用智巧来捕杀它们,如果它们还不变得更加聪明,恐怕将有灭绝之灾。

有人常说别人傻,觉得自己聪明,还很自豪,其实有这种心理的人才是真的傻。别人是不需要那么聪明就能活得很好,而你是不努力聪明就难以生存,就像到处被下套的鸟,整天被垂钓的鱼一样。

道德经「帛书」:修道者观照自身的六大准则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够做到不运用智巧吗?“天门启阖,能为雌乎?”“天门”是个什么门,众说纷纭。有说是头顶卤门的,启阖是心神出入;有说是鼻孔的,启阖是一呼一吸;有说是天下的,启阖是治乱兴衰。

《庄子》中有两处提到天门,第一处是在《天运》篇:“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第二处是在《庚桑楚》篇:“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

“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这是老子在和孔子讲道,说如果你心里对道没有正确的认知,就不可能见到它。这里的“天门”,就好像天上的一道门户,上面居住着道,打开了就能见道,关闭了就无法见道。

“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万物从“无有”而出,天门便是“出生入死”的门户,出来谓之生,进入谓之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有讲“出生入死”,生死出入的门户就是“天门”。

这两处“天门”有个共同点,它的背后居住的都是“道”,只不过一个是对心启阖,开则以心印道;一个是对身启阖,开则造生万物。

道德经「帛书」:修道者观照自身的六大准则

那么本句后面讲“能为雌乎”,雌具备的显著特点,便是柔弱安静而可以生养万物,因此这里应该是指对身启阖的那个“天门”,出生入死的门户。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万物芸芸,有生有灭,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根,能做到像那个根一样柔弱安静,生之畜之吗?“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按照“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解为“不以智治国”的句式,本句应解为“不以知明白四达”。

“知”,以视,得见知;以听,得闻知;以思,得认知。不使用这些知见而做到明白四达,正合《道德经》第四十七章所说“不行而知,不见而明”。

我们现在追求明白四达,基本都是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增长见闻知识去实现,但老子不是这样。他讲“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认为“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

更甚者,连对外视听的门户也要关闭,“塞其兑,闭其门”,最终达到“不行而知,不见而明”。老子认为,这样才是真正的通达明白。

道德经「帛书」:修道者观照自身的六大准则

因为道不可见,不可闻,不可以思维认知,故而不追逐外象,不依赖外物,不运用心智,如此才能见道。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他认为用知见追求知识是很不明智的行为,行为本就不明智,又怎么能通过不明智的行为,做到通达明白呢?故而“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生成万物,畜养万物,生成万物而不占有它们,统领万物而不主宰它们,这就是最深的德。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