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帛书」:不出户,为何能知天下?

帛书版: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①,弗为而成。

传世版: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道德经「帛书」:不出户,为何能知天下?

版本差异:

① 不见而明:传世版是“不见而名”。“名”和“明”,虽说古时有通用的情况,但二者在《道德经》中意义差别很大。

“名”表示对事物进行定义、命名,而“明”代表得道的通达状态,如“见小曰明”、“自知者,明也”、“用其光,复归其明”、“不自见,故明”等等。

以上“见”字与“明”字合用的情况不止一次出现,本处也应为“不见而明”。

直译:

不用走出门户,就能知道天下的状况。不用向窗外窥探,就能知晓天道。向外行走得越远,对道的认知就会越少。

所以圣人不用亲身经历,就能得知天下运作的状态;不用亲眼观察,就能明知天道;不用亲力亲为,就能功成事遂。

道德经「帛书」:不出户,为何能知天下?

解读: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此处的“以”字是文言连词,与“而”字用法相同,并不是“用以、用来”的意思。不用走出门户,就能知道天下的状况。

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在第五十四章指出了方法:“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只要掌握了道,着眼点在身,就能察知身的运作状态;着眼点在家,就能察知家的运作状态;着眼点在乡,就能察知乡的运作状态;着眼点在邦,就能察知邦的运作状态;着眼点在天下,就能察知天下的运作状态。

道是一以贯之的,只看我们欲观向哪里,而不是身处在哪里,因此不出户而能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不用向窗户外面窥探,就能知晓天道。

道德经「帛书」:不出户,为何能知天下?

以耳目视听接收到的信息,皆是万物外显之象而已,非道。如果冒然走入广阔的天下,入目繁多,多则易惑,反而更容易迷失在外象之中,与道也就会越发远离。

因此才会“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越被声色外象所吸引,向外行走得越远,对道的认知就会越少。因为心神分散于外,而失守于中,如此则会“数穷”,从而失去对道的把握。

因此《道德经》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通过追求见闻广博来求道,只是在背道而驰。况且万物生生不息,无穷无尽,一物便有一知识。

寄希望于增长见闻知识来明知天道,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成功。因此《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道德经「帛书」:不出户,为何能知天下?

不出于户,不窥于牖,塞其兑,闭其门,内守于中。如此,才能不断接近那个最本源的道。“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行”,经历。

《国语·晋语四》:“行年十五矣。”“见”,看到,观察。“为”,做,干。所以圣人不用亲身经历,就能得知天下运作的状态。不用亲眼见到,就能明知天道;不用亲力亲为,就能功成事遂。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