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

本篇导读

“经”即径也,犹言路径;“脉”是流通气血之道路。经脉,是人体中重要的组织系统。经脉系统,包括了经脉和络脉两个内容,经和络是相对而言的,经为主干,而络是经的分枝。

本篇虽然讨论了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的生理、病理、诊断与治疗,但仍以“经脉”名篇。正如《灵枢注证发微·卷二》云:“此篇言十二经之脉,故以经脉名篇……凡《黄帝内经》全书之经络,皆自此而推之耳。”

本篇以讨论经络的循行部位为主,同时也论及了经络的生理、疾病、诊断以及治疗等问题,是《黄帝内经》论述经络最完整、系统的一篇。

经脉内属脏腑,所以在病理情况下,疾病的表现基本上与经脉的分布走向和所相关的脏腑功能失调相一致。所以它可以分析疾病的浅深,在何经、何脏、何腑,从而为确定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译文

雷公问黄帝说:《禁脉》篇说过,针刺的道理,从研究经脉开始。揣度它的运行,知道它的长短,向内联系五脏,在外联系六腑。希望详细地听听其中的道理。

黄帝说:人最初生成,首先形成精,由精发育而生脑髓;此后就逐渐形成人体。以骨为支柱,以经脉作为营运气血的通道,以坚劲的筋来约束骨骼,肌肉像墙一样卫护机体;到皮肤坚韧、毛发生长,人形即成。

出生以后,水谷入胃,化生精微,脉道内外贯通,血气即可在脉中运行不止。雷公说:我希望听到经脉最初发生的情况。黄帝说:经脉的作用,可以决断死生,处理百病,察明虚实,作为医生,不可不明白。

赏析与点评

本节提出了重要的中医理论: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担负着运行气血,营养脏腑组织,沟通表里内外等重要功能。

以经脉为中心形成的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络理论,可以普遍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是指导针灸治疗,故经文反复强调:“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1,下络大肠2,还循胃口3,上膈属肺4。从肺系横出腋下5,下循臑内6,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7,入寸口,上鱼8,循鱼际9,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注释

1 中焦:指中脘部位。

2 络:联络。凡萦绕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均称络。

3 还:指经脉循行去而复回。胃口:指胃上口贲门与下口幽门。

4 属:隶属。凡经脉连于其本经的脏腑均称属。

5 肺系:指与肺连接的气管、喉咙等组织。

6 臑(nào):上臂。

7 廉:边缘。

8 鱼:手大指本节后掌侧肌肉隆起处,形状如鱼,故名。

9 鱼际:“鱼”的边缘为鱼际。

译文

肺手太阴的经脉,从中焦腹部起始,下绕大肠,返回循着胃的上口,上膈膜,属于肺。再从气管横走而出腋下,沿着上臂内侧,行在手少阴与手厥阴两经的前面,下至肘内,沿着臂的内侧和掌后高骨下缘,入寸口,沿着鱼际,出拇指尖端;它的支脉,从手腕后,直出食指尖端内侧,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1,上入两筋之中2,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3,上出于柱骨之会上4,下入缺盆络肺5,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注释

1 两骨之间:即第一、二掌骨之间,俗名虎口,又名合谷。

2 两筋之中:指手腕背侧,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两筋间陷中,有穴名叫阳溪。

3 髃(yú)骨:为肩胛骨与锁骨相连接的地方,即肩髃穴处。

4 柱骨之会上:肩胛骨上,颈骨隆起处,即大椎穴处。因诸阳脉会于大椎,故称会上。

5 缺盆:即锁骨窝。

译文

大肠手阳明的经脉,起始于食指尖端,沿食指上侧,出合谷穴拇指、食指歧骨之间,上入腕上两筋凹陷处,沿前臂上方,入肘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肩,出肩端的前缘,上出于肩胛上,与诸阳经会合于大椎。

向下入缺盆络肺,下贯膈膜,会属于大肠;它的支脉,从缺盆上走颈部,通过颊部,下入齿缝中,回转过来绕至上唇,左右两脉交会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行挟于鼻孔两侧,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1,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2,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3;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4;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注释

1 頞(è):鼻梁。

2 颐:在口角的外下方,腮的前下方。

3 额颅:即前额骨部,在发下眉上处。

4 气街:又叫“气冲”。在少腹下方,毛际两旁。

译文

胃足阳明的经脉,起于鼻孔两旁的迎香穴,旁入足太阳的经脉,下沿鼻外侧,入上齿缝中,回来环绕口唇,下交于承浆穴处,再沿腮下后方,出大迎穴,沿颊车穴,上至耳前,通过客主人穴,沿发际,至额颅部;

它的支脉,从大迎穴的前面,向下至人迎穴,沿喉咙入缺盆,下贯膈膜,会于胃腑,与脾脏联系;它另有一支直行经脉,从缺盆下至乳房的内侧,再向下挟脐,入毛际两旁气街部;

另一支脉,起胃下口,下循腹里,至气街前与直行的经脉相合,循髀关穴,至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前外侧,下至足背,入中指内侧;

另一支脉,从膝下三寸处别行,下至足中指外侧;它另一支脉,从足背面,进入足大指,直出大指尖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1,过核骨后2,上内踝前廉,上踹内3,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4,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注释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是手足两侧阴阳界面的分界处。阳面赤色,阴面白色。

2 核骨:是足大趾本节后内侧凸出的圆骨。形如果核,故名。

3 踹(chuǎn):小腿肚。

4 舌本:舌根。

译文

脾足太阴的经脉,起于足大指尖端,沿着大指内侧白肉处,经过核骨,上行至内踝前面,再上小腿肚,沿胫骨后方,与厥阴肝经交叉出于其前,上行膝股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上过膈膜,挟行咽喉部,连于舌根,并散布于舌下;它的支脉,又从胃腑分出,别出上走膈,注入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1,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2;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循臑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3,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注释

1 心系:指心脏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脉络。

2 目系: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

3 锐骨:指掌后小指侧的高骨。

译文

心手少阴的经脉,起于心脏里,出属于心的脉络,下贯膈膜,联络小肠;它的支脉,从心系的脉络上行,挟于咽喉,关联到目珠连于脑的脉络;

它另有直行的经脉,又从心脏的脉络上行于肺部,向下横出腋下,再向下沿上臂内侧的后缘,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络经的后面,下行肘内,沿着前臂内侧的后缘,到掌后小指侧高骨的尖端,入掌内后侧,沿着小指的内侧至指端。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1,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2,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3,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頁抵鼻4,至目内眦5,斜络于颧。

注释

1 踝:此处指手腕后方小指侧的高骨。

2 肩解:即肩后骨缝。

3 目锐眦(zì):眼外角。

4頁(zhuō):眼眶的下方,包括颧骨内连及上牙床的部位。

5 目内眦:眼内角。

译文

小肠手太阳的经脉,起于手小指尖端,循行手外侧,上入腕部,出小指侧的高骨,直上沿前臂骨的下缘,出肘内侧两筋之间,再向上沿上臂外侧后缘,出肩后骨缝,绕行肩胛部,交于肩上,入缺盆,联络心脏。

再沿咽部下穿横膈膜,至胃,再向下属于小肠;它的支脉,从缺盆沿头颈上抵颊部,至眼外角,回入耳中;另有支脉,从颊部上眼眶下,至鼻,再至眼内角。斜行络于颧骨部,与足太阳经相接。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1;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2;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3,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4,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5,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6,至小指外侧。

注释

1 巅:指头顶正中最高点,当百会穴处。

2 耳上角:即耳廓的上部。

3 肩髆:即肩胛骨。

4 膂(lǚ):挟脊两旁的肌肉。

5 髀(bì)枢:指股骨上端的关节,即环跳穴处。为髀骨所嵌入的地方,有转枢作用,故称髀枢。

6 京骨:足外侧小趾本节后突出的半圆骨,又穴名。

译文

膀胱足太阳的经脉,起于眼内角,向上过额部,会于头顶之上;它的支脉,从头顶至耳上角;

它的直行经脉,从头顶入络于脑,还出,另下行过项,沿肩胛骨内侧,夹脊椎两旁,直至腰部,沿脊肉深入,联系肾脏,会于膀胱;

它另有支脉,从腰中,会于后阴,通过臀部,直入膝腘窝中;它又有直脉,从左右肩胛骨内侧,另向下行,贯穿肩胛,挟行脊内,过髀枢部,沿大腿外侧后缘,向下行合于膝弯内,又向下通过小腿肚,出外踝骨的后边,沿着京骨,至小指外侧尖端,与足少阴肾经相接。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译文

肾足少阴的经脉,起于足小指之下,斜向足掌心,出于然谷穴之下,沿着内踝骨的后方,另入足跟,上小腿肚内侧,出腘内侧,上行股部内侧后缘,穿过肾脏,与膀胱联系;

其直行的经脉,从肾脏向上经过肝和横膈膜,进入肺脏,沿着喉咙,归结于舌根;它的支脉,从肺联系心脏,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1;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2,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肘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注释

1 历络三焦:自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2 臑(nào):上臂。

译文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的经脉,起于胸中,出属于心包络,下穿膈膜,依次地联系胸腹的上中下三焦;它的支脉,循行胸中横出胁下,当腋缝下三寸处,又向上行至腋部,沿着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肺经与手少阴心经的中间,入肘中,下循臂,行掌后两筋之间,进入掌中,循中指,至指端;它另有支脉,从掌内分出,沿无名指直达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1,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頁;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注释

1 手表腕:指手与腕的背面。

译文

三焦手少阳的经脉,起于无名指尖端,上出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沿着手背,出前臂外侧两骨的中间,向上穿过肘,沿上臂外侧,上肩,而交出于足少阳胆经之后,入缺盆,分布于膻中,散布于心包,下过膈膜,依次会属于上中下三焦;

它的支脉,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颈项,夹耳后,直上出耳上角,由此屈而下行额部,至眼眶下;它另有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再出走耳前,通过客主人穴的前方,与前支脉会于颊部,而至眼外角,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頁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1,横入髀厌中2;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3,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4,直下抵绝骨之端5,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6。

注释

1 毛际:耻骨部生阴毛之处。

2 髀(bì)厌:髀枢。

3 髀阳:大腿的外侧。

4 外辅骨:即腓骨。小腿骨有胫骨、腓骨两支,胫骨为主,腓骨为辅,且在外侧,故称外辅骨。

5 绝骨:在外踝直上三寸许腓骨的凹陷处。腓骨至此似乎绝断,故称绝骨。

6 三毛:足大趾爪甲后生毛处。

译文

胆足少阳的经脉,起于眼外角,上至额角,向下绕至耳后,沿颈部,行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前面,至肩上,又交叉到手少阳三焦经的后面,而进入缺盆;

它的支脉,另从眼外角,下行至大迎穴附近,与手少阳三焦经相合,至眼眶下,向颊车,下颈,与前入缺盆的支脉相合,然后下行胸中,贯膈,络肝,属胆,沿着胁内,出少腹两侧的气街,绕过阴毛际,横入环跳部;

它的直行经脉,从缺盆下走腋,沿胸部过季胁,与前支脉合于环跳部,再下沿髀部外侧,出阳陵泉,下行于腓骨之前,直下抵阳辅穴,下出外踝之前,沿着足背,出足小指与第四指之间;

它的另一支脉,由足背走向足大指间,沿着大指的骨缝,到它的尖端,又返回穿入爪甲,出三毛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1,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注释

1 丛毛:即上文“三毛”。

译文

肝足厥阴的经脉,起于足大指丛毛上的大敦穴,沿着足背上侧,至内踝前一寸处,向上至踝骨上八寸处,交叉于足太阴脾经的后方,

上腘内缘,沿阴股,入阴毛中,环绕阴器一周,至小腹,夹行于胃的两旁,属肝,络胆,上通膈膜,散布于胁腹部,沿喉咙的后侧,入喉咙的上孔,联系眼球深处的脉络,

与督脉会合于巅顶的百会,它的支脉,从眼球深处脉络,向下行于颊部内侧,环绕口唇之内;它另有一支脉,又从肝脏通过膈膜,上注于肺脏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

译文

十二经脉,隐伏在体内而行于分肉之间,其深不能看到;经常可以见到的,只是手太阴肺经在经过手外踝之上气口部分,这是由于该处骨露皮浅无所隐蔽的缘故。

其他各脉在浅表而经常可见到的,都是络脉。在手足六经络脉中,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的大络,分别起于手五指之间,上合于肘中。

饮酒的人,它的酒气随着卫气行于皮肤,充溢络脉,首先使络脉满盛。就会使卫气均平,营气满盛,那经脉也就很充盛了。

人的经脉突然充盛,这都是邪气侵袭于内,留在脏腑经脉里,聚而不动,可以化热。如浮络不现坚实,就是病邪深入,经气虚空,不与一般相同,所以知道哪条经脉发病了。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1,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2。虽无结,急取之以写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写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注释

1 绝道:指经脉不到的间道(偏僻的小路)。

2 结上:络脉有血液淤结之处。

译文

雷公说:怎样能够知道经脉和络脉的不同呢?黄帝说:经脉在平常是看不到的,它的虚实从气口切脉可知。显露在外的脉,都是络脉。

雷公说:我不明白这种区别。黄帝说:所有络脉,都不能经过大关节之间,而行于经脉所不到之处,出入流注,再结合皮肤中的浮络,共同会合而显现在外面。

所以针刺所有络脉的病变,必须刺其聚结之处。若血聚过多,虽然没有显现淤结之络,也应该急刺,泻去病邪,放出淤血。如果淤血留内,会发为痹证。

凡是察看络脉:脉现青色,是寒邪凝滞并有疼痛;脉现赤色,是有热。胃里有寒,手鱼部的络脉多现青色;胃里有热,鱼际的络脉会出现赤色。鱼际络脉出现黑色的,是日久不愈的痹病。

如兼有赤、黑、青三色出现的,是寒热错杂的病变。如青色而短,属于气弱。凡是针刺胃里或寒或热的病证,都是多刺血络。必须间日一刺,把淤血泻完为止。

然后察明病证的虚实,如脉现青色而短,是气衰的病人,过用泻法,就会使病人感到心里烦乱,烦乱极了,就会跌倒,不能说话。对于这种烦乱的病人,赶快扶他坐下,施行急救。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