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表示极;“真”表示精微;“要”表示切要、纲要。“至真要”言其极为精微重要。
本篇着重论述五运六气的规律及临床应用,指出六气所致疾病的证候、病机、诊断及治疗原则、用药规律、制剂方法等,这些内容对学习中医极为精要,故以此名篇。
本篇论述了六气司天之化,以及司天在泉间气与所产生的五味、五色等的关系,强调治病“必明六气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藏所宜”。
并提出“六气胜复司天在泉为病”的辩证关系和治疗原则,讨论了客气外感和六气为病所应脉象、预后顺逆等问题。尤其是根据五运六气的胜复所致病证性质,归纳总结了著名的病机十九条,来说明疾病类型和五脏六气的关系,作为分析证候,审察病机的范例,成为后世指导辨证的重要原则。
另外,还论述了五味在治疗中的作用,并在调解阴阳以平为期的总精神指导下,针对不同病理变化,制定出寒热补泻、内外逆从等治疗原则,对处方学的君臣佐使、七方制剂也作了说明。本书主要节选了该篇中病机、治则、制方等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黄帝问曰:五气交合1,盈虚更作2,余知之矣。六气分治3,司天地者,其至何如?岐伯再拜对曰:明乎哉问也!天地之大纪4,人神之通应也5。帝曰:愿闻上合昭昭,下合冥冥6,奈何?岐伯曰:此道之所主,工之所疑也。
注释
1 五气:在五运的基础上产生的风、火、湿、燥、寒五种气候的变化。
2 盈虚更作:五运的太过、不及,相互交替。
3 六气分治:指风、寒、湿、热、燥、火六气分时主治。
4 天地之大纪:天地变化的基本规律。
5 人神之通应:人体与天地变化是相适应的。神,指自然现象。
6 昭:明亮之义。上合昭昭,意合天气之明光。冥:幽远之义。下合冥冥,意合地气之幽暗深远。
译文
黄帝问道:五运之气交相配合,太过不及互相更替,这些道理我已经知道了。那么六气分时主治,其司天、在泉之气到来时所起的变化又怎样?岐伯拜了两拜说:问得多么清楚啊!这是天地变化的基本规律,也是人体与天地变化相适应的规律。
黄帝问道:我希望听听它怎样能上合于昭明的天道,下合于玄远的地气?岐伯说:这是医学理论中的主要部分,也是一般医生所不太理解的。
帝曰:气有多少1,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2。《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3;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食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是故平气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4。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5,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注释
1 气:指阴阳之气。
2 适其至所:指药力达到病所。
3 奇:指奇方,即单方。下文“偶”,指偶方,即复方。
4 重方:即复方。
5 反佐:即从治。
译文
黄帝问:阴阳之气有多有少,疾病有盛有衰,治法有缓有急,处方有大有小,希望听听划分标准是什么?岐伯说:邪气有高下之别,疾病有远近之分,症状有表里之异,治法有轻有重,总以药力达到病所为准则。
《大要》说:君药一味,臣药二味,是奇方之制;君药二味,臣药四味,是偶方之制;君药二味,臣药三味,是奇方之制;君药二味,臣药六味,是偶方之制。
所以说:病位浅处用奇方,病位深用偶方;发汗不用奇方,攻下不用偶方;补上部、治上部的方制宜缓;补下部、治下部的方制宜急;气味迅急的药物其味多厚,性缓的药物其味多薄。
方制用药要恰到病处,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如果病位深远,而在中途药力就已不足,就当考虑饭前或饭后服药,以使药力达到病所,不要违反这个规定。
所以平调病气的方法是,病位浅近居上焦,不论用奇方或偶方,其制方服量要小;病位深远居下焦,不论用奇方或偶方,其制方服量要大。方制大的,是药的味数少而量重;方制小的,是药的味数多而量轻。
味数最多可至九味,味数最少仅用二味。用奇方而病不去,就用偶方,这叫作重方。用偶方而病仍不去,就用反佐之药来治疗,即用寒、热、温、凉的药顺从病情来治疗。
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1。经言盛者写之,虚则补之。余锡以方士2,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3,桴鼓相应4,犹拔刺雪污5,工巧神圣6,可得闻乎?岐伯曰:审察病机7,无失气宜8,此之谓也。
注释
1 以之化之变:气之正者为化,邪者为变。气之邪正,皆由于风、寒、暑、湿、燥、火。
2 方士:此处指医生。
3 要道:指医学中重要的理论与技术。
4 桴:鼓槌。
5 雪污:洗除污秽。
6 工巧神圣:指高超的医疗技术。
7 机:发动指所由,变化之所生。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
8 气宜:六气主时之所宜。
译文
黄帝说:讲得好!大凡各种疾病,都由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化与变而产生。医经中说,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我把这些方法,教给医生,而医生使用后还不能达到十全的效果,我想使这些重要的理论得到普遍的运用,达到像桴鼓相应的效果,好像拔除芒刺、洗雪污浊一样,使医生能够达到工、巧、神、圣的程度,可以讲给我听吗?
岐伯说:仔细观察疾病的机理,不违背六气平和的原则,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赏析与点评
大多数疾病均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变化而导致,并由于六气的演变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病理变化,因此,仅仅掌握虚实补泻的治疗原则远远不够,还必须仔细审察和分析病变发生发展的规律,只有遵循六气变化的基本规律,才是治疗疾病的关键。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岐伯曰:诸风掉眩1,皆属于肝。诸寒收引2,皆属于肾。诸气膹郁3,皆属于肺。诸湿肿满4,皆属于脾。诸热瞀瘈5,皆属于火。诸痛痒疮6,皆属于心。诸厥固泄7,皆属于下8。诸痿喘呕9,皆属于上10。诸禁鼓栗11,如丧神守12,皆属于火。诸痉项强13,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14,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15,水液浑浊16,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17,皆属于热。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18,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注释
1 掉眩:掉,摇也,指肢体动摇;眩,指视物动幻不定。即指肢体动摇不定,头目昏花等症状。
2 收引:指经脉拘急挛缩,关节屈伸不利。
3 膹郁:烦满郁闷。即胸部痞闷阻塞,呼吸急迫。
4 肿满:浮肿胀满。
5 瞀(mào)瘈(chì):视物昏花,手足筋脉拘急抽搐。
6 疮:此为痈、疽、疡、疖的通称。
7 厥:一指突然晕倒,不知人事;一指肢体和手足厥冷。固泄:固,指二便不通;泄,指二便泻利不禁,与固相反。
8 下:指下焦肝肾。
9 痿:指肺痿和痿躄。无论肺痿还是痿躄皆由肺热叶焦津液不布所致。喘:咳喘气逆。
10 上:指上焦。
11 禁:同“噤”,牙关紧,口不开。鼓栗:寒战发抖,上下牙齿叩击。
12 如丧神守:心神烦乱不安。
13 痉:身体强直,筋脉拘急。
14 躁:躁动不安。狂:神志狂乱。越:举动失常。
15 诸转反戾:指筋脉拘急的三种不同现象。
16 水液:指人体排出的液体,如尿、汗、痰、涕、涎等。
17 暴注:突然急泄。下迫:里急后重。
18 五胜:五气中何气所胜,五脏中何脏受病。
译文
黄帝说:希望听听病机是什么?岐伯说:凡是风病而发生的颤动眩晕,都属于肝。凡是寒病而发生的筋脉拘急,都属于肾。凡是气病而发生的烦满郁闷,都属于肺。凡是湿病而发生的浮肿胀满,都属于脾。
凡是热病而发生的视物昏花,肢体抽搐,都属于火。凡是疼痛、搔痒、疮疡,都属于心。凡是厥逆、二便不通或失禁,都属于下焦。凡是痿证喘息气逆呕吐,都属于上焦。
凡是口噤不开、寒战、口齿叩击,心神烦乱不安,都属于火。凡是痉病颈项强急,都属于湿。凡是气逆上冲,都属于火。凡是胀满腹大,都属于热。
凡是躁动不安,发狂而举动失常的,都属于火。凡是突然发生强直的症状,都是属于风邪。凡是肠鸣腹胀有声,在触诊时有如鼓音的,都属于热。凡是浮肿,疼痛、酸楚,惊骇不安,都属于火。
凡是转筋挛急,排出的尿液浑浊,都属于热。凡是排出的尿液稀薄清亮、寒冷,都属于寒。凡是呕吐酸水,或者突然急泄而有窘迫感的,都属于热。
所以《大要》说:要谨慎地遵循病机,了解各种症状的所属,有邪气要加以推求,没有邪气也要加以推求,如果是实证要看为什么实,如果是虚证要看为什么虚。
一定得先分析五气中何气所胜,五脏中何脏受病,然后疏通其血气,使其调和畅达,而回归平和,这就是有关病机的道理。
赏析与点评
这一段就是后世称之为“病机十九条”的原文,向来为医家所重视。它们的句式结构完全一样,均为“诸……,皆属于……”。
十九条病机中包括五脏病机各一条共五条,上、下病证机理各一条,六气病证机理十二条,其中属火者五条,属于热者四条,风、寒、湿各一条。
十九条的基本精神可概括为两点:一是为“审证求机”提供执简驭繁的法则和方便。根据相关病症与脏腑和病邪的内在关系,把相关证候分别归类于脏腑病位和六淫病因之中,为临床辨证提供了一个原则,对于临床辨证具有非常方便的使用价值。
二是体现了“证机异同”和“病治异同”的思想。但是,十九条本身也只是探讨病机的示例而已,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十九条的作者不可能在那个时代把复杂的病机分析得系统而全面。
其次,本段还讨论了探求病机的步骤。一般来讲可分三步:第一步,探求病因。“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有外邪的,要辨明外感何邪;无外邪的,要辨明内伤何因。
第二步,辨明虚实。“盛者责之”,就是对于实证要辨明何种邪气盛以及邪实的病机;“虚者责之”,则是说对虚证要辨明究竟是何脏之气而虚以及虚的机理。
第三步,整体定位。“必先五胜”就是要根据五行更胜规律,分析自然环境与机体的整体联系,从人与自然以及人体脏腑的统一之中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这也正是前文“审察病机,无失气宜”的意思。
帝曰:善。五味阴阳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1,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2。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耎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帝曰:非调气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无毒,何先何后?愿闻其道。岐伯曰:有毒无毒,所治为主,适大小为制也3。帝曰:请言其制。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4。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5,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6,通因通用7。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帝曰:善。气调而得者何如?岐伯曰: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则其道也。
注释
1 涌:吐。泄:泻。
2 渗泄:利小便及通窍。
3 适大小为制:根据病情轻重,确定剂量的大小。
4 适事为故:适应病情为原则。
5 逆者正治,从者反治:逆其病情而治为正治法。顺从病情而治为反治法。
6 塞因塞用:反治法之一,指用补益收敛的药物治疗有壅塞假象的疾病。
7 通因通用:反治法之一,指用通利药物治疗有通利假象的疾病。
译文
黄帝说:说得好!药物五味阴阳的作用是怎样的?岐伯说:辛、甘味的药物,其性发散,属于阳;酸、苦味的药物其性涌泄,属于阴;咸味的药物其性也是涌泄作用,属于阴;淡味的药物其性是渗泄,也属于阳。
这六种性味的药物有的收敛,有的发散,有的缓和,有的迅急,有的干燥,有的濡润,有的柔软,有的坚实,要根据它们的不同作用来使用,从而调和其气,归于平和。
黄帝说:病有不是调气所能治好的,应该怎样治疗?有毒的药和无毒的药,哪种先用,哪种后用,希望听听这里的规则。岐伯说:用有毒或用无毒的药,以能治病为准则,应根据病情来制定剂量的大小。
黄帝说:请你讲讲方制。岐伯说:君药一味,臣药二味,这是小剂的组成;君药一味,臣药三味,佐药五味,这是中剂的组成;君药一味,臣药三味,佐药九味,这是大剂的组成。
寒证,要用热药;热证,要用寒药。轻证,逆着病情来治疗;重证,顺着病情来治疗;病邪坚实的,就削弱它;病邪停留在体内的,就驱除它;病属劳倦所致的,就温养它;
病属气血郁结的,就加以疏散;病邪滞留的,就加以攻逐;病属枯燥的,就加以滋润;病属急剧的,就加以缓解;病属气血耗散的,就加以收敛;病属虚损的,就加以补益;
病属安逸停滞的,要使其畅通;病属惊怯的,要使其平静;或升或降,或用按摩,或用洗浴,或迫邪外出,或截断邪发,或用开泄,或用发散,都以适合病情为原则。
黄帝问:什么叫作逆从?岐伯说:逆就是正治法,从就是反治法,至于所用反治药的多少,要根据病情来确定。
黄帝说:反治是什么意思呢?岐伯说:就是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要制伏其病之根本,必先找出致病的原因。
反治之法,开始时药性与病情之寒热现象似乎相同,但是它所得的结果却与病性本质并不相同。只有这样才可以破除积滞,消散坚块,调和气血,使疾病得到痊愈。
黄帝说:说得好!有六气调和而得病的,应怎样治?岐伯说:或用逆治,或用从治,或主药逆治而佐药从治,或主药从治而佐药逆治,疏通气机,使之调和,这是治疗的正法。
赏析与点评
首先,本段提出正治与反治的治疗原则。正治,即逆疾病表象而治,所选药物的属性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又名逆治。适合于病势轻浅,病情单纯,疾病表象与病机一致的疾病。
反治,顺从疾病假象而治,所选药物属性与疾病表象的属性一致,又名从治。适合于病势急,病情深重、复杂,疾病表象与病机本质不完全一致的较危重病症,所谓“甚者从之”。
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反治是针对病症假象而治,从本质上来看,药性与疾病的性质仍然是相反的,与正治相同。
其次,本段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复杂性的不同,将方剂分为大、中、小三类。本篇另处还有:奇方、偶方、缓方、急方、重方的提法。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
译文
黄帝说:说得好。病有内外相互影响的,怎样治疗?岐伯说:病从内生而后发展于外的,应先调治其内;病从外生而后发展于内的,应先调治其外;病从内生,影响到外部而偏重于外部的,先调治它的内部,而后治其外部;
病从外生,影响到内部而偏重于内部的,先调治它的外部,然后调治它的内部;既不从内,又不从外,内外没有联系的,就治疗它的主要病证。
帝曰: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1。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2,新病复起,奈何治?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帝曰:善。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气3,是以反也。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不治五味属也。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注释
1 绳墨:规矩。
2 二者:指寒与热。
3 王气:即旺气,亢盛之气。
译文
黄帝说:前人的经论中曾说,治寒病用热药,治热病用寒药,医生不能废除这个准则而灵活变通。如有些热病服寒药而更热,有些寒病服热药而更寒,原来的寒热二证还在,又发生新病,应该怎样治呢?岐伯说:各种用寒药而反热的病证,治疗应该滋阴,用热药而反寒的,应该补阳,这就是求其属类的治法。
黄帝说:说得好。服寒药而反热,服热药而反寒,道理何在?岐伯说:只治其偏亢之气,所以有相反的结果。
黄帝说:有的没有治偏亢之气也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岐伯说:问得真详尽啊!这是不了解五味与五脏亲和关系所造成的。五味入胃以后,各归其所喜的脏器,所以酸味先入肝,苦味先入心,甘味先入脾,辛味先入肺,咸味先入肾,积累日久,便能增加各脏之气,这是五味入胃后所起气化作用的一般规律。脏气增长日久而形成偏亢过胜,这也是导致病夭的原因。
赏析与点评
在临床实践当中,既要中规中矩,又要灵活变通。无论是中规还是变通,均应“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要辨识病象,探求其发生的原因、部位和性质等,才能有效地治疗疾病。
本处列举虚寒和虚热为例,指出不能僵守“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对虚寒、虚热证也采取“治寒以热,治热以寒”的治疗方法。
而应该“求其属”并学会变通。对于因阳气不足,无以配阴的虚寒证,或阴气不足,无以制阳的虚热证,如果仅对其相对偏盛的阴或阳,用热性药或寒性药来治疗,则愈伤其本已不足的阴或阳,从而导致阴更盛或阳更亢。
对虚寒证要补阳抑阴,对虚热证要滋阴制阳,也即后世王冰的“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这是后世治疗寒证和热证的方法,是治疗虚寒和虚热的圭臬。
帝曰:善。方制君臣何谓也?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中下三品之谓也。帝曰:三品何谓?岐伯曰: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
译文
黄帝说:说得好!制方有君臣的分别,是什么道理呢?岐伯说:主治疾病的药味就是君,辅佐君药的就是臣,附应臣药的就是使,不是上中下三品的意思。黄帝道:三品是什么意思?岐伯说:所谓三品,是用来说明药性有毒无毒的。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调气之方1,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2,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者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帝曰:善。
注释
1 调气之方:调治病气的方法。
2 乡:处所,病之所在。
译文
黄帝说:说得好!疾病的内外表里不同,怎样治疗?岐伯说:调治病气的法则,必须分别阴阳,确定在内在外,各依其病之所在,在内的治其内,在外的治其外,病轻的调理,较重的平治,病势盛的就攻夺。
出汗多的话就使之平复,要分辨病邪的寒、热、温、凉,根据病气的属性,使之消退,要随其所宜。谨慎地遵守如上的法则,就会万无一失,使气血平和,确保健康长寿。黄帝说:好。
赏析与点评
临证处方用药首先要辨别阴阳,即辨别内外、表里、阴经阳经、在脏在腑、在上在下等,根据在内在外的不同部位,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还应当分清病之轻重程度,尤其是邪气的微、甚,而采取有差别的治法、组方、遣药。
本段将外袭的邪气分为“微”、“次”、“盛”三种程度,并提出相应“调之”,“平之”和“夺之”方法,这就提示我们在处方遣药中要根据病之程度,或寒或凉,或热或温;或缓和、或峻烈,或药少量轻,或药多量重等等,从而达到“衰之以属”的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