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风俗和活动
01.秋游登高
农历九月九,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也是出门游玩散心的好时节,于是人们在重阳节这天登高远眺,游玩散心正是非常好的选择。
古人认为和迎火神、送火神相对,上巳踏青是踏青活动,九月九就应有“辞青”活动。清朝时期,潘荣陛所写《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关于这一点的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而关于登高,《礼记·祭法》中曾经提道:“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当时的人们对于科技方面的知识的掌握和现在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在采集和狩猎等活动中,每每见到飘动的云、流动的水、跑动的奇怪动物,便会认为是神。
在古人眼中,天气炎热或气温非常高时,山中的树林和小溪能够帮助人们降温解暑。洪水暴发时,山中又是非常好的避难场所,因此人们会将山和神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他们认为山中居住有呼风唤雨的龙也就不足为奇了。
并且,在最初的时候人类是不会生火的,只会用火,这时的火多半是天火,是雷电击中树木或是枯叶腐烂生成的热量引燃而成,都和山有关,所以在古人看来,山更加像是神一般的东西,“登高望远”的最初之意也是如此,正是为了向山神祈褔。
02.遍插茱萸
茱萸其实是一种药用植物,有香味,能够驱虫、祛除风邪湿气,还能够促进消化,治疗寒暑病症。
而重阳节和茱萸联系在一起也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重阳节是大凶之日,免不了会有灾难发生,所以用茱萸来冲一冲煞,趋吉避凶,甚至还将茱萸叫作“辟邪翁”。
所以,重阳节又叫作“茱萸节”,插茱萸的习俗也是这样来的。
03.赏菊
农历九月又称作菊月,因此重阳节这一天素来有赏菊的习俗,这也是“菊花节”之名的由来。三国至魏晋,在重阳节饮酒赏菊,高歌一曲或作诗一首就已经成为一种美好而又淡雅的风气。
04.放纸鹞
纸鹞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风筝。现在的风筝多是用布制作的,而在古代,风筝是用纸制作的。
纸鹞这个名字始于五代时期,在五代之前,北方称作“纸鸢”,南方称作“鹞子”,在五代后才将这两个名字合二为一,称作“纸鹞”。
放纸鹞这一习俗在今天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在惠州一带仍然保留着,并且这一活动是当地重阳节颇为重要的一个习俗,这一习俗在清光绪年间的著作《惠州府志》中就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