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帛书」:欲望,遮蔽人向道的途径

帛书版: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①。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②,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传世版: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帛书」:欲望,遮蔽人向道的途径

版本差异:

① 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从该句开始,传世版更改了语句顺序,或是为了显得更加工整。

② 是以圣人之治也:传世版去掉了“之治”二字,意义改变很大。“圣人之治”,对应《道德经》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是说圣人如何治理天下,属治国方略。而去掉“之治”,就成了个人修养,描述的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道德经「帛书」:欲望,遮蔽人向道的途径

直译:

绚丽色彩,会让人视力受损,不能正确地辨识事物。纵情追逐猎物,会让人心态受损,心浮气躁,狂乱难收。

一味积累财货,会妨碍人行正道。厚味佳肴,会让人味觉受损,失去品味淡然的能力。美妙乐曲,会损害人的听力,让人听而不闻,昏聩莫名。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只会注重经营民众赖以生存的根本,而不会偏向于声色浮华。所以摒弃那些让人偏离正道的物欲,而是取本守根。

道德经「帛书」:欲望,遮蔽人向道的途径

解读:

“五色使人目盲。”这里的“目盲”并不是指眼瞎,看不见了,而是指不能正确地辨识事物。庄子说“五色乱目,使目不明”,韩非子说“目不能决黑白之色,则谓之盲”,就是这个意思了。

“五色”,也不是专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而是指缤纷的、绚丽的、鲜亮的色彩,泛指引人注目的视觉刺激。这里的“五色”一定是吸引人的,不然我们看两眼就看不下去了,不会导致“目盲”。

所以绚丽的色彩,非常损害视觉。有报道说,父母为了哄小孩子每天让他玩手机,结果很快就高度近视。我们可以试一下,盯住五光十色的屏幕看一段时间,再看别的地方,就会有重影,这说明正常视觉已经受到影响,导致不能正确地辨识事物。

引申开来,是说目光追寻色彩的刺激,就会失去清明,不能识真。“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有一种现象,大家开车的时候应该会有经历过,就是越来越想开得更快。

这其实是心收不住了,也就是本句说的“心发狂”。开车尚且会收不住心,更何况“驰骋田猎”,前面还有猎物在勾引着你的心,更难收得住。

道德经「帛书」:欲望,遮蔽人向道的途径

所以长此以往,心就会失常:失去安宁而很容易躁动;失去平和而很容易激动。引申开来,是说内心放纵追逐外物,就会失去安宁,不能守中。

“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身上揣着很贵重的物品,一般就会尽量避开往人多的地方走,因为要防丢,防盗。然而人多的地方,是大路。避开大路,专挑人少的小路走,这就是“行妨”,妨碍你行大路、行正道的意思。

引申开来,是说一味看重利益、积累财货,就会走上偏邪小路,而难行正道。所以“贵富而骄”的有钱人,是不会和老百姓同路的,更别说“以百姓之心为心”了。为钱,也就走不上为道这条路,因此“圣人无积”。

“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这里的“五味”,也不是专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五音”也不是专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而是指调五味制成的厚味佳肴,调五音作出的美妙乐曲。

这二者,都是可以使人沉溺其中的感官享受。“爽”是丧失、差错的意思,有个词叫“屡试不爽”。这里的口爽,指味觉差失。

道德经「帛书」:欲望,遮蔽人向道的途径

长期吃的口味比较重,味觉会出现偏差,清淡点的味道就尝不出来,这便是“五味使人之口爽”。引申开来,失去了清淡之味,也就相当于远离了道,因为道是“淡呵其无味”的。

“五音”就更凶了,话说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竟然有三个月尝不出肉的滋味。食肉都不知味了,耳朵里还能听得进别的声音吗?这就叫“耳聋”,耳朵没法再保持清静,从而失去了听取声音的能力。

还有个“余音绕梁”的故事,说一位叫韩娥的善歌者,经过齐国的时候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的雍门卖唱。唱完以后,余音三日不绝,听众都聚在雍门不肯散去。

真的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吗?其实是绕耳不绝,在听众的耳朵中回响。那么这三天,听众的耳朵都被韩娥的歌声塞满,是不是变成了“耳聋”?

至于那些靡靡之音就更不用说了,去迪厅待一晚上,保证到明天耳朵里还嗡嗡的,各种杂音回响,这就是“五音使人之耳聋”。

道德经「帛书」:欲望,遮蔽人向道的途径

所以这里引申开来,是说耳朵追寻声音的刺激,就会失去清静,导致听觉受损。圣人的“聖”字,本义是指听觉敏锐,闻声而知情。要具备敏锐的听觉,就需要双耳时刻保持清静的状态,心神守中。

同样的,口能准确分辨味道,需要时刻保持清淡的状态;目能明查细微的端倪,需要时刻保持清明的状态;心能自如地应对事物,需要时刻保持安定的状态。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与道相合的状态,《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这些“得一”的状态,正是它们各自持道所得的常态。

因此耳的常态为静,目的常态为清,口的常态是淡,心的常态为宁。守住了这些常态,也就是守住了本。如果耳朵总想着听好听的,眼睛总想着看好看的,嘴巴总想着吃好吃的,内心总想着追逐外物,眼耳口舌心都被外在的欲望牵引着,就会偏离于常,远离于道,而失去根本。

所以守本,才是最重要的,圣人治理国家也同样以守本为第一要务。“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圣人之治”,对应《道德经》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道德经「帛书」:欲望,遮蔽人向道的途径

是说圣人治理天下,会注重对“腹”的经营,而不偏向对声色享受的经营。这里的“腹”,并不是专指吃饱肚子,而是指“赖以生存的根本”;“目”,也不是专指视觉享受,而是指“让人偏离根本的诱惑”。

在老子那个时代,可总结为“重农耕,轻礼乐”。但传世版去掉“之治”二字,就变成了个人修养问题,追求安饱不追求声色,只是你个人的事,而与政治理念无关。

第三十八章也说:“居其实,而不居其华。”饱腹为实,悦目为华,所以取其实用,而弃其浮华。因此圣人治理天下,只会注重经营民众赖以生存的根本,而不会偏向于声色浮华。

所以摒弃那些让人偏离正道的物欲,而是取本守根。关于欲望,很多人认为满足了欲望才能得到舒爽,但事实是,不断地追求满足欲望,只会让自己得到舒爽的阈值越来越高。

一开始可能一碗蛋炒饭就很满足了,到后来满桌的山珍海味也会口中无味,心中无感。所以欲望是个无底洞,无法一直得到满足,而只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越来越需要满足,越来越容易不满足,最终堕入深渊无法自拔。唯有平淡,可以恒久长远。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