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灵枢经的开篇,学习本篇方可知针灸之大法,即“必明为之法”。全篇介绍古代九种针具的名称、形状、用途以及有关针刺的疾、徐、迎、随、开、阖等手法和补泻作用;
并叙述了分布在肘、膝、胸、脐等处的十二个原穴及脏腑疾病分别取用十二原穴的道理。故以此名篇。
首先,本篇介绍了古代所用的九种针具的形状及其用途。其次,论述了针刺的疾、徐、迎、随、开、阖等手法和补泻的作用。
最后,介绍了十二原穴及其主治脏腑病变的原理,并指出疾病是可治的,“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1,养百姓2,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3。余欲勿使被毒药4,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5。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注释
1 子万民:爱万民。
2 百姓:百官。
3 属(zhǔ):连续。
4 被:受。毒药:治病药物。古人以药能治病,谓之毒药。
5 经纪:条理。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我养万民、养百官,而征收他们的租税。很怜悯他们不能终尽天年,还接连不断地生病。我想叫他们不服药,也不用砭石,只用细针,刺入肌肤,就能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使气血运行,在经脉中逆来顺往出入会合。
使这种疗法,可以传到后世,就必须明确地制定出针经大法。为使针法永远不会磨灭,历久相传而不断绝,在学习中,容易运用,难以忘记,这又必须制定出微针使用的准则。
另外,更要辨章析句,辨别表里,讲明用针的终始之道,把九针的形状写清楚,首先编成一部《针经》。我希望听到实际内容。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针之要1,易陈而难入2。粗守形,上守神3。神乎神,客在门4。未覩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5。机之动,不离其空6。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7。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8;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9,明知逆顺,正行无间。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注释
1 小针:也叫微针,即今之毫针。
2 易陈而难入:简单的容易操作,精微的难以掌握。
3 粗守形,上守神:技术低下的医生拘泥于有形的刺法,而高明的医生却能够把握气血变化和精神而施针。
4 神乎神,客在门:人身气血精神的运行通道,也是客邪侵入人体的门户。
5 粗守关,上守机:粗率的医生仅知道守着四肢关节附近的穴位施针,高明的医生等待经气的到来而施以补泻手法。
6 不离其空:经气的往来离不开腧穴。
7 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当邪气正盛时,不可迎而补之;当邪气衰,正气未复时,不可用泻法。
8 不可挂以发:诸家解释都认为是指标刺技术精深之义。但对其本意未有确解。
9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往,指经气去;来,指经气至。去者为逆,来者为顺。
译文
岐伯答道:我愿意把所知道的按着次序来谈,这样才有条理,从一到九,终始不乱。先谈谈针刺治疗的一般道理。小针的关键所在,说起来容易,可是达到精微的境界却很难啊!
粗率的医生拘守形体,仅知在病位上针刺,高明的医生却懂得根据病人的神气变化针治疾病。神啊!神啊!气血循行经脉,出入有一定的门户,病邪可从门户侵入体内,医生看不出是什么病,哪能了解病变的原因呢?
针刺的巧妙,在于如何运用疾徐手法。粗率的医生拘守四肢关节局部的穴位治疗,高明的医生却能整体观察经气的运行情况。经气的循行,离不开腧穴。
邪气随着经气而流动,腧穴所体现的经气虚实变化是清静微妙的,必须仔细体验。当邪气盛时,不可迎而补之,在邪气衰而正气未至时,不可追而泻之。
懂得气机变化的道理,就不会有毫发的差失;不懂得气机变化的道理,就像箭紧扣在弦上而难以射出一样。所以针刺必须掌握气的往来顺逆盛衰之机,才能确有疗效。
粗率的医生对此昏昧无知,这种妙处,只有高明的医生才能有。什么是逆顺呢?正气去叫作‘逆’,正气来复叫作‘顺’,明白逆顺之理,就可以放胆直刺,无须四顾询问了。
那正气已虚,反而用泻法,怎么不会更虚呢?邪气正盛,反而用补法,怎么不会更实呢?必须迎其邪而泻,随其去而补,对于补泻手法,能用心体察,那么针刺之道,也就尽在其中了。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1,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2,疾而徐则虚3。言实与虚,若有若无4。察后与先5,若存若亡6。为虚与实,若得若失7。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写之时,以针为之。写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8,排阳得针9,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10,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11,若行若按12,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13,其气故止,外门以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持针之道,坚者为宝14,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15,及与两卫16,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17,切之独坚。
注释
1 宛(yù)陈则除之:血气淤滞日久,当排除之。
2 徐而疾则实:进针慢,出针快,出针后急按针孔的刺法,属补法。
3 疾而徐则虚:进针快,出针慢,出针后不闭针孔的刺法,属泻法。
4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针下有气为实,无气为虚。有气指针刺后在刺穴周围产生的酸麻胀痛之感,甚至沿经脉传导,在医生手下有紧滞感。无气则为针刺后没有感觉,医生下针如刺豆腐。气本无形,故云若有若无。
5 察后与先:审察疾病的标本缓急,先病为本,后病为标,再决定治疗的次序。
6 若存若亡:根据气之虚实,而决定是否留针及留针的久暂。
7 为虚与实,若得若失:形容针刺补泻手法的作用。实证,泻而取之,使患者若有所失;虚证,补而实之,使患者若有所得。
8 放而出之:摇大针孔,使邪气得出。
9 排阳得针:有三说。一、阳指皮肤浅表部位,排开浅表部位,使邪气随针外泄。二、阳指表阳,排开表阳,以去邪气。三、排阳,推扬,转针。
10 内温:气血内蕴。
11 意若妄之:随意而为,好像漫不经心。
12 行:行针导气。按:按压孔穴以下针。
13 令左属右:右手出针,令左手急按针孔。
14 坚者为宝:针刺时要紧固有力。
15 悬阳:凡刺时必举阳气为主,故曰悬阳。
16 两卫:卫气在阳,肌表之卫。脾气在阴,脏腑之卫。二者皆神气所居,不可伤犯。凡用针首宜顾此。
17 视之独澄:看得很清楚。
译文
凡是针刺时,正气虚用补法,邪气实用泻法,有淤血的用破除法,邪气胜的用攻邪法。《大要》说:慢进针而快出针,急按针孔的为补法,快进针而慢出针,不按针孔的为泻法。
说到针下有气感为实,针下无气感为虚,因为气本无形,所以似有似无。根据疾病的标本缓急及气的虚实来决定补泻的次序,根据气之虚实,而决定是否留针及留针的久暂。
总的说来,如掌握得法,就能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使患者感到补之若有所得,泻之若有所失。补虚泻实的要点,在于巧妙地使用九针。或补或泻,用针刺手法来解决。
泻法的要领是:持针纳入,得气后,摇大针孔,转而出针,这可使邪气随针外泄。假如出针随即按闭针孔,会使邪气蕴郁于内,淤血不散,邪气不得外泄。补法的要领是:顺随经脉循行的方向进针,好像漫不经心地轻轻刺入。
在行针引气,按穴下针时,像蚊虫叮咬一样似留似去的感觉,得气以后,急速出针像箭离弓弦一样快。右手出针,左手急闭针孔,经气因而留止,针孔已闭,中气就会充实了。
如有皮下出血,应该速予除去。持针的准则,以手下坚牢有力最可贵。对准腧穴,端正直刺,针不偏左不偏右,行针者的精神要集中在针端,注意观察病人,仔细看其血脉,进针时避开它,这样,就不会发生危险了。
要进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及卫气、脾气的状况,而针者也须聚精会神,毫不疏忽,从而测知病气的存亡。血脉之所在,横布在腧穴周围,看起来显得很清楚,用手去摸按也会感到坚实。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1,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针2,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3,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镵针者,头大末锐,去写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写分气;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牦4,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挺5,其锋微员,以写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注释
1 镵针:因其针形尖锐,故名镵针。
2 鍉针:因其针形似箭而得名。
3 铍针:因其针锋如剑而得名。两刃小刀。
4 牦(máo):牦牛尾,也指马尾。
5 尖如挺:大针尖如折竹之锐。
译文
九针的名称不同,形状也各异。第一种叫镵针,长一寸六分;第二种叫作员针,长一寸六分;第三种叫作鍉针,长三寸五分;第四种叫锋针,长一寸六分;第五种叫铍针,长四寸,宽二分半;第六种叫员利针,长一寸六分;第七种叫作毫针,长三寸六分;第八种叫作长针,长七寸;第九种叫大针,长四寸。
镵针,针头大而针尖锐利,适于浅刺以泻皮肤之热;员针,针形如卵,用于按摩分肉之间,既不会损伤肌肉,又能够疏泄分肉的邪气;
鍉针,针尖像小米粒般微圆,用于按摩经脉,流通气血,但不能深陷肌肉之内,否则反伤正气;锋针,三面有刃,用以治疗积久难治之病;
铍针,针尖像剑锋一样锐利,用以刺痈排脓;员利针,大小像马尾,圆而锐利,针身稍粗,用于治疗急证;毫针,针尖像蚊虻的嘴,轻缓地刺入皮内,留针养神,可以治疗痛痹;
长针,针锋锐利,针身薄而锋利,可以治疗久痹证;大针,针尖如折竹一样锐利,其锋稍圆,可用以泻去关节积水。所有九针的情况,大致如此而已。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1,浊气在中2,清气在下3,故针陷脉则邪气出4,针中脉则浊气出5,针大深则邪气反沉6,病益。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7,取三脉者恇8。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注释
1 邪气在上:风热阳邪侵犯人体上部。
2 浊气在中:寒温不适,饮食不节,浊气留于肠胃。浊气,饮食积滞之气。
3 清气在下:清冷寒湿之邪,侵入人体必从足部开始。
4 针陷脉则邪气出:各经腧穴多在人体凹陷部位,驱寒邪,需刺各经陷脉,经气行,则邪气出,所以取阳邪在上部。
5 针中脉则浊气出:针足三里可排除肠胃浊气。中脉,中部阳明之合穴,即足三里穴。
6 “针太深”句:应浅刺之病,深刺反会引邪深入。
7 五脉:五脏腧穴。
8 取三脉者恇(kuānɡ):泻手足三阳经穴,致形气虚弱。
译文
邪气在人体经脉之内,风热之气常在上部;饮食积滞之气常停中部,寒湿之气常留下部,因而针刺部位也就不同了,刺上部各经腧穴可使风热之气外出;刺阳明之脉,可以排除胃肠积滞;病在浅表而针刺太深了,能够引邪入里,加重病势。
因此说:皮肉筋脉各有它的部位,病证各有它的适应孔穴,情况不同,就应该随着病情慎重施针。不能实证用补法,虚证用泻法,这就是损不足而益有余,会加重病情。
精气虚的病人,误泻五脏腧穴,会致人于死;阳气不足的病人,误泻三阳经的腧穴,可以致正气怯弱,神志错乱。总之,误泻阴经,耗伤了脏气,会致死;误泻阳经,损伤了阳气,会发狂证。用针不当的害处大致如此。
针刺时,需要候气,如刺后尚未得气,不应拘泥手法次数的多少,必须等待经气到来;如果针已得气,就可去针不再刺了。九针各有不同适用证,针形也不一样,在使用时,要根据病情分别选用。
总之,针刺的关键,是要得气,针下得气,必有疗效,疗效显著的,就像风吹云散,可以看到明朗的天空那样。这些都是针刺的道理。
赏析与点评
本节提出“气至而有效”的针效标准。气至,现今称“得气”,是针刺中腧穴,引动经气,经气来至的反应,因而是针刺治疗取效的前提和基础。
气至与未至,一是施术者针下如有所见,如微感沉涩而紧等;二是患者有针下麻、胀、酸等感觉,即沿着经脉循行部位出现针感;
三是与患者的虚实状态有关,从脉象盛衰变化上体现出来,即实证脉象由盛实变为虚弱,虚证脉象由虚弱变盛大时,即为有效。
黄帝曰:愿闻五藏六府所出之处1。岐伯曰:五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2;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3。经脉十二,络脉十五4。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5,所溜为荥6,所注为输7,所行为经8,所入为合9。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10。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注释
1 五藏六府所出之处:脏腑各自连属的经脉脉气所出之处。
2 二十五腧:每脏有井、荥、输、经、合之五腧穴,五脏共二十五穴。
3 三十六腧:每腑有井、荥、输、原、经、合六腧,六腑共三十六腧穴。
4 络脉十五:十二经各有一络脉,加任、督及脾之大络,共十五络。
5 所出为井:古代以泉源出水之处为井。人之血气,出于四肢,故脉出处,为井。
6 所溜为荥(xínɡ):形容脉气流过的地方,像刚从泉源流出的小水流。
7 所注为输:形容脉气流注到此后又灌注到彼,其气渐盛。
8 所行为经:脉气由此通过。
9 所入为合:形容脉气汇合处。
10 “节之交”两句:节之交,人体关节等部交接处的间隙。这些间隙共有三百六十五个,为经脉中气血渗灌各部的汇合点。
译文
黄帝说:我希望听到脏腑脉气所出之处的情况。岐伯说:五脏经脉,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五五共二十五个腧穴;六腑经脉,各有井、荥、输、原、经、合六个腧穴,六六共三十六个腧穴,人体有十二经脉,每经各有一络,加上任督之脉各一络和脾之大络,共十五络,这二十七脉之气循行周身。
脉气所出之处叫井,脉气流过之处叫荥,脉气灌注运输之处叫输,脉气通过之处叫经,脉气汇聚之处叫合。这二十七气出入于上下手足之间,它的脉气由始微而趋向正盛,最后入合于内。这二十七气流注运行都在这五腧之中,昼夜不息。
人体关节等相交部位的间隙,共有三百六十五个会合处。知道这些微妙所在,就可以一言以蔽之,否则就散无边际了。这里所说的节,都是血气游行出入和络脉渗灌诸节的地方,不是指皮肉筋骨说的。
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1,左持而御之2,气至而去之3。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害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
注释
1 右主推之:指右手进针。
2 左持而御之:指用左手护持针身。
3 气至而去之:得气之后即起针。
译文
在针刺时,注意察看患者的面色和眼神,可以了解血气的耗散与还复;从病人形态动静、声音变化,可以了解邪正虚实。然后右手推而进针,左手护持针身,等到针下得气,就可出针了。
凡用针的时候,必先诊察脉象以了解脏气的和与不和,然后治疗。如五脏之气已绝于内,属阴虚,而用针反补在外的阳经,会使阳愈盛而阴愈虚,这叫重竭。重竭必死,死时安静。
这是因为医生每违反经气补泻原则,误取腋和胸的腧穴,使脏气虚竭所致。五脏之气已虚于外,属阳虚,而用针反补在内之阴经,阴愈盛而阳愈虚,引起四肢厥冷,这叫逆厥。逆厥必死,死时烦躁。
这是误取四肢末端穴位,使阳气愈竭而致。针刺的要害,刺已中病而不出针就会耗伤精气;不中病而出针,会使邪气留滞不散。伤经气会加重病情而使人虚弱,气滞很容易发生痈疡。
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1,四关主治五藏。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覩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
注释
1 四关:即两肘两膝之四个关节。
译文
五脏联系在外的六腑,六腑之外有十二原联属,十二原穴出于四肢关节,四关原穴主治五脏病变。所以五脏有病,就应该取十二原穴。因为十二原穴,是五脏聚三百六十五节经气而集中的地方。
因此五脏有了病变,就反映到十二原,而十二原也各有所属之内脏,了解原穴的性质,观察它的反应,就可知五脏的病情。
今夫五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译文
现在五脏有病,好比肌肉扎刺,物体被污染,绳索打了结,河水淤塞一样。但是,扎了刺虽然日子长,还可以拔掉;污染日子虽久,还可以洗净;结拴了好久,还可以解开;河道淤塞时间虽然长些,还可以疏通。
有人认为久病就不能治愈,这样说不对。善于用针的医生治疗疾病,就像拔刺、涤污、解扣、疏淤一样。疾病的时间虽然很长,还可以达到治愈效果。说久病不能治,是因为未掌握针刺技术。